羌族先民居住在青藏高原东南面的崇山峻岭之中,雪山耸立,江河纵横,道路崎岖,水流湍急,险恶的自然限制条件了羌族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为便利交通,群众最初创造了溜索,后来发展为索桥(绳桥)。姚莹的《康輶纪行》就曾写道:“松潘茂州之地,江水险急,既不可舟,亦难施桥,於两岸凿石鼻以索缩其中。往南者北绳稍高,往北南绳稍高,手足循索处,皆有木筒,缘之护手易达。不但渡空人,且有缚行李与背而过者。”溜索分为平索和陡索两种,这里讲到的是陡索,而平索是一根绳索,两端高低一致,但是渡河之人就比较费力,陡索则相对省力。
这种绳索渡河的方式后来发展为绳桥,就是两头砌石为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两岸间用栓在石础或大木柱上的胳膊粗的竹绳连接,少则数根,多则数十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有竹索作扶手,索桥建筑在羌族地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羌族地区最为著名的索桥,首推汶川县境内的威州大索桥,它横跨汶川县岷江和杂谷脑河交叉点上,传说是唐代所建,全长约100米,宽约1.5米,索桥横架水面之上,十分雄壮。
羌族人民生于高山深谷,却靠聪明智慧发明了许多其他的交通方式,便于和外界的联系,也方便了自己走到更大的世界中去,把外面的精彩文化带入羌区。除了溜索和索桥,还有栈道、挑桥、木桥石桥等交通设施。栈道又称“阁道”,大多建在峭崖绝壁之上,凿孔架梁而成。栈道使原本无径可通的地方,成为无阻坦道,在古代为沟通往来,特别是在军事上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展示了羌族人的睿智和创造力。栈道一般分成木栈和石栈两大类。羌族地区木栈道多属凿陡壁,石孔安横梁,下撑以斜柱,上铺以圆木、石板、碎石、泥沙成路,并填砌石片成护坡兼承重墙体。保存完好的克枯古栈道位于羌族聚居的四川汶川县的杂谷脑河北岸,传说为蜀汉(221—263年)大将姜维所开,清代(1644—1911年)又多次维修扩建。现残存栈道长158米,宽0.4米至2米不等,距河面高10米至20米,为古代岷江上游的交通要道,唐代称其为西山南路,清代称为威保大路。克枯栈道于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嘉庆九年的修建了路碑两通,由此可以看出石道的险峻与修路的艰辛,也说明了羌族人民不被自然环境所限制,努力改善生存环境的决心与智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多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羌区的交通设施不管的增新和改善,新型公路和大桥已经连接起了羌区的山山水水,不仅方便了羌族人民,也利于商业发展和文化旅游,使得羌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道路交通的方便而不断的加快。
参考资料:张曦,黄成龙.中国羌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