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家,不仅是积石山县一个美丽的村镇,而且自古以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隘、军事重镇和经济交流要地。早在汉朝就置河关县,西晋设临津县,唐设积石军,隋筑临津关,金元设积石州,明设积石关。传说周穆王西巡就从这里渡过黄河。隋炀帝西征,从临津关渡过黄河至西平。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之要津。明代实行“招中茶马”制度,进行茶马互市,在河州设立茶马司,而互市地点即榷场,主要在积石关,即今大河家。这种制度始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结束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前后沿续360余年。在这里,明政府不断运来大批茶、布、帛,西蕃诸部运来大批马,进行交易,有时交易马上万匹,茶几十万斤,汉蕃官员、商人、军民人等熙熙攘攘,试想这在当时是何等规模的交易。
实际上,茶马贸易,由来已久,早在唐代,回纥、吐蕃与唐王朝就有了以马易茶的商业性交换。到了北宋,茶马贸易已带有政治军事目的,如王韶开拓熙河时说:“西人颇以善马至边,于中国利也;而虏所嗜唯茶,今茶之无从上市,是坐而失利”。河州的茶马互市便从北宋开始。元丰二年(1079年)在秦、熙、河、岷四州及通远军五处设茶马互市机构,收“番货”引入市场进行贸易,禁止走私,“蜀茶总入诸番市,胡马常从万里来”,使茶马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明王朝将茶马贸易制度化、系统化,并作为国家的一项大事,采取国家高度集权下的垄断管理经营方式,使茶马贸易趋于成熟,达到昌盛。当时,管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茶有批验所,巡茶有御史,中茶有引由,出茶有地方税,贮放有茶仓,管马有苑马寺。河州茶马司的建立时间明嘉靖本《河州志》记载曰:“洪武五年,设立茶马司,抽分茶商,比对金牌易马”。据《明一统志》载为洪武七年(1374年),设大使、副使各一员,主司“收放茶斤,招易番马,给以边操”之事,积石关被定为汉番互市之市场。据《明史》记载,洪武四年(1371年)“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洪武十六年(1383年),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永乐九年(1411年),复设洮州茶马司。洪武三十年(1397年),设在今天水的秦州茶马司已无马可市,西迁至西宁,为西宁茶马司。茶马司设立以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明初有四大茶马司,后改为五司,后又改为六司,即西宁、河、洮、岷、甘、庄浪。
明代河州卫的管辖范围内,有十九个部族担负着向明王朝纳马的责任,史称“招茶中马十九族”,他们通过河州茶马司与汉族地区进行着茶马互市的商业贸易活动。这十九个部族除循化撒拉族外,其余大都是番族,即今藏族前身。今积石山县境内有癿藏族、红崖族、端言族、迭古族、回回族、仰化族六族,分布在小关、癿藏、铺川、郭干、徐扈家、居集、寨子沟、吹麻滩、胡林家等乡镇。
为了保证明王朝茶马贸易的国家垄断地位,明初实行了金牌信符制。所谓金牌信符,就是给纳马族作“差发”马赋的执照。正面楷书“信符”,背面篆文“皇帝圣旨”,左下文“合当差发”,右下文“不信者斩”。信符一式两面,一面藏内府,一面交付易茶马的首领保存,凡持有金牌信符的少数民族就是“纳马番族”。金牌信符早在洪武五年(1372年)就在河州开始实行,《河州志》载“洪武五年设立茶马司,抽分商茶比对金牌易马”。而大量颁发金牌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廷“又制金牌信符,命曹国公李景隆赍入番,与诸番要约”。共41面金牌,洮州火把藏、思曩日等族颁发4面,河州必里卫七站吐番29族颁发金牌21面,其余地区16面。嘉靖三十年(1551年),朝廷给癿藏土司王官卜矢加“发金牌一面,勘合一道,敕开癿藏大族,招番纳马”,同时委王官卜矢加奉守癿藏、乌龙、红崖三关,火烧岭一隘,统辖癿藏、红崖、端言、迭古、回回、仰化六族。
河州茶马司纳马的数量虽每年不一样,但从下列的数字可以看出是非常可观的,在明代的茶马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时差发的马数超过其它地方的总和。洪武十三年(1380年),河州茶马司用茶58892斤,易牛98头,市马2050匹。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尚膳太监而聂等至河州,召必里诸番族,以敕谕之,诸族皆感恩意,争出马以献,于是得马10340余匹,以茶30万斤给之,“诸番大悦”。洪武三十年(1397年),李景隆赍金牌入番,凡用茶50余万斤,得马13518匹,其中河州必里卫纳马7705匹。永乐八年(1410年),河州卫收到番族马7714匹,共给茶278460斤。宣德七年(1432年),河州卫与各番族互市,得马7700余匹。到明王朝后期,茶马互市逐渐衰败,清初在河州设有茶马司,雍正十三年(1735年)茶马互市停止。
明代,为了加强茶马贸易的管理,还派出要员进行巡察,曾派大量近侍、钦差、御史,甚至有时还派出尚书、公卿巡察管理,有时三月一遣,有时半年一差,有时三年一次钦差。从零星资料收集到明初派到河州一带督理茶马有名姓者有尚书一名,公卿一名,布政使一名,近侍宦官三名,御史十二人,无姓名者何至数百人,这些人大部分到过积石关,公卿李景隆在巡茶积石关茶马互市榷场时作《题积石》云:“驻马看山望眼宽,九秋月色灿晴峦。黄河水急湍声壮,积石关深树影寒。雁度边城天共远,鹿眠芳草雪初干。五云路归知何处?犹向西风独倚阑”。御史杨一清到积石关巡茶时也题咏有《题积石》诗。明朝许多官员到过积石关并留下了丰富的诗文佳作。
“茶马互市”是我国中原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经济交流的一种形式,河州茶马司在历代特别是明代的茶马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河州茶马司的互市地点主要在积石关,且时间长达三百余年,在河州的茶马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茶马贸易中明王朝实行的“招中茶马”制度是对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实行的长久的羁縻政策;尽管交易中官方垄断价格,多茶贵马贱,也曾一度掠夺了少数民族资源,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原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的往来,经济文化的交流,互通有无,促进了牧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把积石关定为茶马互市的榷场,更使“茶马互市”促进了积石山地区的开发,这对积石山的开发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积石山史话》
资料来源: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