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歌舞 > 资讯  > 详细页面

青海《意卓拉姆》:古老藏戏焕发新魅力

来源:民族画报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6日 浏览量:

  9月14日,作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由青海省选送、青海省藏剧团(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藏戏《意卓拉姆》在央视网和国家民委门户网站进行演播。该剧讲述了传说中的仙女意卓拉姆与人间的诺桑王子相爱,历经挫折与磨难后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意卓拉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诺桑王子坚韧不拔的意志。

  《意卓拉姆》的故事来源于八大传统藏戏中的《诺桑王子》的后半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青海省藏剧团已故编剧华本嘉改编为《意乐仙女》,成为新时期藏戏经典剧目。2018年,青海省藏剧团本着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对原有的《意乐仙女》进行了再次修改和提升,并将剧本更名为《意卓拉姆》。

  该剧以浓郁的民族特点、鲜明的风格色彩、优美的歌舞,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勇敢、勤劳、智慧的美好特质。

  该剧的导演之一增太吉表示,《意卓拉姆》在继承原有艺术精华的同时,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力求全新意义的构架,以女性视角和心理走进意卓拉姆。“《意卓拉姆》将藏戏中的经典爱情故事复活在现代舞台上,突出了唯美而细腻的艺术风格,让观众感受到时代在前进、戏剧在发展,古老藏戏因而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2021年,剧团再次对《意卓拉姆》的剧本、舞美、音乐等进行了修改完善,整部剧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提升:

  重立主线。以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作为整部戏的主线,不仅在情景与台词唱腔上把握好藏戏的固有风格,还在形式和内容上构架出藏族文化背景下唯美浪漫的诗意化表达。

  强化角色。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质感、立体感。整部戏把主要创造力放在情节的启承转合和人物情感的跌宕起伏上,强化每个人物通过动作呈现的内心语汇,使其在表演上更加生动。

  创新舞蹈。整部戏深植于传统,结合创新艺术形式,创作出藏戏舞蹈新的艺术语言,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使其凸显独特的艺术魅力。

  精设舞台。通过精心制作每一个布景,力求呈现具有藏族古典美学韵味的舞台。该剧开放空灵的舞台设计,为演员提供了自由且开阔的表演空间,在某些场景上又为整场戏设置了潜在语言表述。

  提炼主题。作为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藏戏传统经典剧目,《意卓拉姆》突出表现了人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暗含了藏民族的哲学思想、文学特质、道德价值理念。该剧文辞典雅,在不失藏戏民族性和本土化韵味的基础上,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巧用服装。民族服装蕴含着民族的文化与历史,此剧目在服装方面力求协同舞美设计的理念,追求诗意的表述,同时能体现藏族真实的历史文化特色。

  2019年,藏戏《意卓拉姆》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0年,该剧荣获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并入选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和昆曲、京剧、粤剧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阿吉拉姆藏戏”“康巴藏戏”“安多藏戏”“嘉绒藏戏”等流派。青海省藏剧团(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是在藏族聚居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专业藏戏及歌舞剧团,也是安多藏戏的传承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起,青海省藏剧团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并有着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藏戏、曲艺、音乐及歌舞剧(节)目,对新时代藏戏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剧评

经典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龙仁青

  近日,观看青海省藏剧团演出的大型传统藏戏《意卓拉姆》,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即刻让我想起了第一次看这台藏戏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上中学,这台藏戏在家乡的海南州影剧院演出,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去观看。我端坐在台下,一开场就被深深震撼——满眼的光彩,满耳的旋律。那时候,这台戏不叫《意卓拉姆》,而是叫《诺桑王子》。在这台藏戏从传统藏戏被改编成现代藏戏的初期,创作者虽然已经懂得如何借助现代戏剧手法让传统藏戏绽放新的光彩,但仍需大胆创新的勇气。《意卓拉姆》的尝试可以说是更进了一步。

  藏戏《意卓拉姆》是一台非常成熟的作品,剧本、表演以及舞美、灯光等,无不呈现出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甚至信手拈来的从容与自信。从《诺桑王子》到《意乐仙女》,再到今天的《意卓拉姆》,从最初怀着尝试心态的摸索与探究,再到今天借助现代舞台表现手段展现安多藏戏特色,折射出了青海安多藏戏一路走过的坎坷与辉煌。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

 

上一篇:
下一篇: